第四十六章 赠礼-《红楼之庶子风流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东路院是难搞,可说到底,荣国府现在是由二房当家。
    王夫人,才是真正的管家太太!
    小红咯咯笑道:“谁说不是呢!妈妈这下可放心了?”
    柳嫂子面色一红,不好意思嗔道:“瞧你这丫头说的,我有什么不放心的?
    我是哥儿的嬷嬷,哥儿好我就好,自然要一万个忠心呢!”
    小红点头,道:“妈妈说的极是,原是如此!妈妈要不进去坐坐?”
    柳嫂子笑道:“就不进去了,我还要赶紧回去,原就打算中午给哥儿炖个老鸭冰糖雪梨汤,这是我们老柳家的秘方儿,真真养人哩!
    今儿多炖些,让姑娘也尝尝。”
    小红大方道:“那敢情好,我们就等妈妈的好汤了!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贾母院,上房。
    年还未过去,荣庆堂内依旧满堂欢庆气息。
    不过今日,厅内欢庆的气氛中,多少有些异样。
    贾母依旧坐在高台软榻上,贴身丫鬟鸳鸯拿着美人锤轻轻的捶腿。
    王夫人气度温和的坐在一旁椅子上,也不怎么说话。
    而邢夫人的脸色则隐隐有些难看,一双眼睛死死盯着下方,也不开口。
    就连王熙凤,也只是嘴角噙笑。
    不过一双丹凤目,却不停的转着。
    下方,贾政站在中间,身后跟着贾琏,贾琏手中有一托盘。
    托盘上,放有文房四宝,和一件儒衫。
    贾母面上浮现一抹不解,道:“这些,都是孔老公爷送给琮哥儿的?”
    贾政点头道:“母亲,正是牖民先生遣人送来的。牖民先生今日折返山东孔府,临行前想起琮哥儿,所以……”
    这话一出,贾母愈发不解了。
    难道说,贾琮真入了这位天下文宗的眼?
    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?
    以孔传祯那样的身份,会轻易动恻隐之心?
    以贾母的阅历,下意识的就认为其中有问题。
    她不是贾政,会单纯的以为孔传祯是个简单的老好人。
    她在豪门待了大半辈子,今日还能安稳的坐在这享福受用,若说她是个简单糊涂之人,那才是笑话。
    可任她再怎么想,也想不出这桩公案背后有什么名堂。
    好在贾母有一宗巧处,那就是从不为难自己。
    想不通的事,索性就不去想,左右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坏事。
    放下心思后,贾母瞥了眼面带薄笑的王夫人,嗔道:“这老官儿也是,只巴巴送来一套,难道就不会给宝玉也送一套?
    我就不信,我的宝玉比哪个差了去!”
    王夫人闻言笑道:“宝玉并不缺这个呢,再者琮哥儿书读的是好。”
    一旁邢夫人闻言,脸色又难看了几分。
    宝玉不缺,贾琮缺,那岂不是又成了她的不是?
    贾母却不理会她这点心思,反而笑着赞道:“太太果然是大气的,倒比我还看的开!”
    又对端着托盘的贾琏道:“既然是老国公赏他的,你就给他送了去罢。
    跟他说明白,既然入了老国公的眼,就好生读书。
    读好书才是他自己的,我们也不指望能沾他什么光。
    如今我和大老爷大太太都不用他请安侍奉,只让他一心读书。
    二太太又这般照顾着他,要是再读不出名堂来,到时候可别再说家里不管他!”
    一番话,让王夫人面上带了笑容,连邢夫人的脸色,都不那么难看了。
    因为,贾母依旧不喜贾琮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PS:关于孔传祯提出的那个身份,和大家想的基本上不会一样。
    之前我就说过那是一个大坑,所以不至于那么浅,这个时候就填了,希望大家别急,没那么简单的。
    最后说一下关于更新的问题,要延缓一些。
    字数太多了,推荐才上第二个,字数都快到上架的字数了。
    一般上架前要经过六七轮推荐,咱们第二个还没上完,字数就往二十万字狂奔而去,实在太快了。
    同期作者一起开书的,现在才六万多字,我都十四万了,今天又是七八千字……
    请大家理解啊啊啊啊!
    
    第(3/3)页